欢迎光临天智心理咨询服务平台

| 专业的心理服务,放心的隐私保护

187 1295 6397

187 3111 5937

心理咨询(早晨8:00~晚上8:00)

首页 > 解决问题 > 心理困扰

心理咨询:被忽视的刚需

发布时间:2025-04-27 11:44  作者:陈天智博士  浏览量:151

心理咨询为何是刚需

常言道: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。” 

当今时代,经济下行,失业率攀升,生活压力日益增大,各家的 “经”越发难念,因而倍感痛苦。

此时,人往往倾向于将缘由归咎于外部因素,像是收入微薄、孩子不听话、丈夫对自己不够体贴等。

不可否认,这些因素的确会给人带来痛苦,然而,倘若深入剖析便会发现,真正令人痛苦的并非这些外在因素,而是人们自身对这些因素的认知。

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(Epictetus)有句名言:“困扰你的不是事件,而是你对事件的解读。”

这句话的意思是,真正让人痛苦的不是外在的“不如意事”,而是人自己的认知。

想必读者有过这类经验,即当你认为某件事被自己搞砸了,或别人不喜欢自己时,心情会郁闷。

可后来若发现事情并非如此,瞬间就会高兴起来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外在事件没变,改变的只是自己对这件事的认知,因此心情也就变了。

既然让我们痛苦的主要原因不是外在事件,而是自己对事件的认知,那么消除痛苦的方法自然也不是改变外在事件,而是转变认知。

那,该如何改变认知呢?方法有很多,比如阅读、听课、参加培训等,但相比之下,心理咨询更为有效。

因为其他方式大多只是泛泛地论述一些理论或说教,并非针对你的具体认知。

这也是许多人一直想改变自己却始终难以做到的原因。

而心理咨询则是针对个人的认知模式,以科学且人性化的方式助力你调整认知。

我从事心理咨询已有二十年,帮助了近三千位来访者,大多数来访者都能在几个月或一两年内通过咨询实现彻底改变。

有数十位来访者告诉我,他们的同事或朋友对他们的变化深感震惊,觉得他们与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。

因此,若想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,缓解痛苦,心理咨询是刚需。


心理咨询很容易被忽视


心理咨询极易被大众所忽视,原因诸多,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。

(一)心理疾病容易被忽视

当人身体患病时,人会承认“我病了,我需要看医生,”而且并不以身体有病或就医为耻。

然而,当人的心理出现问题时,如焦虑、抑郁、烦躁或怨恨时,人不会意识到是自己的心理出问题了,而是外归因,认为都是他人的过错才让自己如此痛苦。

如果去做心理咨询,就必须承认自己有问题。这对很多人来说,是极为艰难的。

因此,很多人宁愿被各种负面情绪折磨,也不愿去寻求心理帮助。

另外,心理疾病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人品问题、脾气问题、秉性问题或情商低,这也使得人们不容易去寻求心理帮助。

因为一旦去寻求帮助,就等于承认自己这些方面有问题,因此会极力否认。

还有,在很多人的观念里,心理疾病被等同于 “精神病”,去做心理咨询就会被视为 “不正常” 的人。

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患者在面对心理问题时,不敢轻易寻求帮助,以免被贴上 “精神病” 的标签。

(二)谈话治疗的方式

心理咨询的疗愈方式主要是谈话治疗,虽然有时会配合其他方式,如催眠、沙盘或绘画等。

然而,这种治疗方式很容易被误解:

|聊天能解决问题吗?

和人聊天谁不会啊?

我有很多人可以聊,为什么非得花钱和咨询师聊?|

人们产生这种误解,是因为不了解心理问题的本质,自然也就不清楚心理疗愈只能通过谈话治疗。

所谓心理疾病,主要是因为个体在潜意识里产生了偏离的信念或错误的认知,比如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、一直有危险,或有人会伤害自己。

这些信念无法通过手术、药物、说教或心灵鸡汤来改变,只能通过有针对性的、专业的谈话来改变,也就是心理咨询。

(三)求助者需主动配合

心理咨询需要来访者主动并积极配合,且在生活中勤加练习,方能见效。

如果访客不主动、不积极、在日常生活中不练习,咨询很难取得成效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会半途而废。

当人感到痛苦了,会本能地渴望有“救世主” 来拯救自己,即自己无需做什么就能得到疗愈。

这也是为什么医院总是人满为患,因为面对医生,患者只需遵循医嘱、按时吃药、配合治疗就行,自己不需要主动做什么改变。

而心理咨询,心理咨询师则只是配合和协助,来访者则需要主动改变,需要相信自己,然而这对多数人来说又是最难的。

换言之,多数人可以相信医生、相信老师、相信朋友,但就是很难相信自己,进而也很难相信心理咨询能帮助自己。

(四)担心咨询无效

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,服务质量和效果难以保障,这也让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望而却步。

在中国,心理咨询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,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。

一些 “速成” 咨询师和不良机构的存在,更是让消费者对心理咨询的服务质量产生了怀疑。

 

心理咨询不可替代

 

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,当前,75% 的城市居民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,抑郁症患者高达九千五百多万。

每年因心理问题而轻生者超过三十万。与此同时,我国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士严重不足。

据统计,全国专职从事心理服务的咨询师仅四万人左右,远低于同等经济条件的其他国家水平。

这意味着,心理咨询的作用在中国被严重低估和忽视。

然而,心理咨询具有不可替代性,因为在生活中。

谁都有可能会遇到突发事件而导致心理危机若不及时解决,很可能会给人造成某些永久性伤害。

此外,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,都会受到某些心理创伤,如父母争吵或离异、校园霸凌、学业受挫等。

这些创伤会使人失去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,因而容易产生自卑、焦虑、脾气暴躁等问题。

若不加以改善,不但自己痛苦,也会伤害家人。

而要改善这些问题,心理咨询最为有效。


热门文章

心理专家